机制砂并非简单破碎完即可,也是有很多质量指标的,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亚甲蓝(MB)值、压碎值指标、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等16项技术指标。
颗粒级配
机制砂的可立即配是指各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级配好的机制砂,减少水泥和水的使用量。根据公称粒径0.6mm方筛孔累计筛余量百分比,当该百分比值落入哪个区间,就属于哪区砂。也就是说0.6mm的公称粒径作为区间控制粒级。

反映机制砂颗粒粗细程度的技术指标。细度模数越大,表示沙子越粗。机制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其中:1)粗砂: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2)中砂: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3)细沙: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4)特细砂: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亚甲蓝值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的指标。机制砂亚甲蓝值要求MB≤1.4,宜控制在1.0以下为好。






